第4章

  • 類別:古裝言情
  • 更新時間:2024-11-08
  • 本章字數:3101

梅鶴庭心口驀然有些煩悶。

來到自己的公案上,吃著不比以往的朝食,感受四周投來各種哀怨的視線,一向以穩重有靜氣著稱的梅少卿,有些沉不住氣了。

府中是出了什麼事情,顧及不上嗎?

轉念他又想說服自己,家裡和衙門做的都是同樣飯菜,都是一樣吃法,自己又不是那等矯氣之人,何以不能適應?

可業已慣成的味蕾明明白白告訴他,入口的東西難以下咽。

梅鶴庭面無表情。

抑或宣明珠還在同他鬧別扭,用這種賭氣的方式向他提醒她的存在?

他越想越肯定,必是如此了。雖然成婚多年,她身上仍有許多抹不去的小女兒情態,他即使不贊成以私情影響公事,卻也無法怪她。

畢竟她是那樣在意自己。

近日忙著戶部的貪墨大案,確實也冷落了她,連她逢五生辰宴的種種操持,都沒顧得上過問。

梅鶴庭面色由陰轉晴,囫囵吃完,心想今日可以早些退衙,正好還有一份禮物沒送出手。

宣明珠見到後,必然便會高興了。

*

早起沒胃口,宣明珠隻進了半碗藕粉蓮子粥,服完藥後胃裡直鬧騰。

泓兒瞧著心疼,端了一碟糖漬梅脯來,宣明珠勉強噙了一顆含在苦麻的舌蕾,也是於事無補。

歇息不一時,楊太醫入府請脈,隨行的還有尚藥局前掌司林铉,以及一位專攻氣血疑症的周太醫。

Advertisement

林铉老先生已致仕多年,身著一件素青的衫褂,須發皆霜白,此番是太醫署為著長公主的病情,特意請他出山的。

患病之事,宣明珠已勒令所有知情人嚴禁外傳。不僅因為家私,還因她手裡掌著皇城北衙禁軍兵符,同時遙領一成羽林軍鐵騎。

這兩道兵權,是晉明帝山陵崩前留給她的護身符。

長公主雖久居內宅,不過問朝堂事,但要說長公主牽一發而動朝堂全身,絲毫不為過。

自然,此事瞞誰也不能瞞著皇上,宣明珠表明會找個合適的機會,親自上達天聽,楊太醫這才願冒風險替她暫時守密。

三位醫者卷袖淨手,鄭重其事地為長公主號脈。診罷後互相對視,沉凝片刻,終究未置一詞。

一直緊盯著三位太醫神情變化的崔嬤嬤,當場墮了淚。

三位醫術高超的聖手共同復診,是沒有診錯的可能了。

宣明珠料到了這個情形,本沒抱希望,便也談不上多失望。

早在母後得病當年她便明白了,神醫斷生不斷死,靈藥救病難救命。

楊太醫緩聲道:“既如此,殿下還照著前日僕開的方子按時用藥。此藥方是在當年太皇太後的治方上加以改良,當年此病無先例,所以難免有所闕漏,而今僕等商討後稍加添減,或可為殿下延壽……”

宣明珠直接問:“多久?”

楊太醫低道:“一載左右。”

宣明珠平靜地點點頭。一年時間,用來了卻些遺憾,足夠了。

派人將三位醫官從府邸後門送出,宣明珠趁喝茶時,抿了一下唇瓣,略略帶出些血色,抬起頭對崔嬤嬤淺笑:

“早起沒吃什麼,這會兒倒想嬤嬤做的水晶小餃的滋味了。”

崔嬤嬤忙不迭答應一聲,揩了眼角去往廚房。

直至人影遠了,宣明珠放下瓜稜小盞,將迎宵叫進來。

鳳目斂起幽深的情緒,她一句句吩咐:

“本宮的壽材可預備下了,棺,金絲楠木,椁,泰山漢柏。雕刻找上京最好的手藝師刻桃花連枝紋絡,是否合禮制都不必理睬。這件事別教嬤嬤曉得,老人家經不住傷心。”

迎宵如墜冰窟。

長公主在為自己備棺。

迎宵是暗衛,不同於泓兒和澄兒她們在內宅貼身侍候的,不禁疑惑:驸馬在何處?

此時最應陪在長公主身邊,給予殿下依靠和安慰的人,不正是驸馬爺嗎。平素驸馬慣做甩手掌櫃也罷了,可如今……他如何忍心讓長公主獨自經手此事?

迎宵越想越替殿下不值,若非長公主讓她下去準備車輿,隻怕就要灑淚當場。

宣明珠倒沒想那麼多。

好時有好時的活法,將死有將死的過法,她還沒入土呢,總不能先叫病魔嚇死了不是。

小寶鴉聽過那麼多志怪故事,其中有一個最為離譜。

說一個病入膏肓的秀才,決心在死前做成十件一直想做,卻未來得及做的事。結果中途遇到一位老神仙,不但治好了病,最後還修道成了仙人。

當時聽寶貝閨女奶聲奶氣地給她學舌,宣明珠著實開懷了好一陣子。

這兩日這個故事一直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。

訪道成仙她不指望,這臨終十事,倒要好生思量思量。

七年一覺黃粱夢,一朝夢醒,餘下的每時每刻。

自當及時行樂。

*

開在城南興化裡的宜春樂坊,曲子新穎樂伶水靈,頗受達官貴人的青睞。

此間坊主更是個奇人,前身為翰林院楊大學士楊素的千金,因家道變故,淪落紅塵。

少有人知,她與昭樂長公主是總角莫逆的交情。

當年楊家受先永德太子中毒案連坐,楊府男丁皆配嶺南為城奴,女眷則發在教坊司成了官奴婢。

後來幾乎靠長公主的一己執意,不惜背上後宮幹政的惡聲,多方調查才尋找到證據為楊家平反。

看盡世態炎涼的楊小姐踏出教坊司大門後,卻死活不願脫奴籍從良,說甚麼,“我便要以此考驗男子心性,若有哪位郎君不在意奴家出身,我寧自備妝奁嫁與此人。

眾人嘖舌不已,宣明珠道是扯淡。

她知道這不過是楊珂芝不想嫁人的借口,卻也有一妙用——成了許多薄情男子的照妖鏡。

懸掛霧紫描金紗帷的厭翟車停在樂坊門前,一位唇如朱丹,發挽鳳髻的妙齡女郎扶著侍婢手背,搴裳而下。

她身上那件殷桃紅的曳霧绡褶裥裙在陽光下五彩潋滟,非但不豔俗,反為主人渡染一身華彩貴氣,令來往行人不敢直視。

路人紛紛猜測,許是哪家貴人內眷出行,又何以來這男人尋歡地界?

宣明珠何曾在意旁人議論,目不旁視。至於天子令她閉門思過的敕旨——真當昭樂長公主修身養性這些年,就是好擺弄的了?

彩漆雕梁的牌樓下,宣明珠漆瞳微縮,望向那塊久違的額匾。

“宜春”二字,還是她親題。

替好友昭雪那日她豪氣地說,你想開樂坊就開樂坊,哪個敢嚼舌,本宮剪了它湊出一桌子,給你送來做賀禮!

吵掰那日楊珂芝說,你這糊塗蛋為一個男人就不登我這個門,好,怕惹闲話就一輩子別來!

當時宣明珠愧疚難當,低頭狠狠噙著淚,卻不曾讓步。

她道,“鶴庭在翰林,經不起攻訐。除非我與他分道揚鑣,絕不再來……請小芝姐多多保重。”

多年之後,宣明珠站在這座牌樓底下。

一個年輕女郎趨步自樂坊中迎出,長公主掩住悵惘神色,隻見女子上身穿著一件束袖的松花紗襦,由一條鞶帶扎在腰裡,下頭一條墨青地灑腿褲子,腳踩一雙小鹿皮靴,來到牌樓下叉手見禮。

姑娘打扮得利索,話也說得爽利:“小人恭迎殿下。先前接到殿下的貴帖兒,敝坊主道柴門有幸,本當奉箕帚相迎,隻是我們坊主近日身體不適,不宜見客。”

宣明珠已瞥見門扇後那一片翠色的裙角。

她眉間閃過一片黯然,轉了轉小拇指上的翡翠戒指,故意笑道:“什麼奉箕相迎,怕不是想拿著掃帚撵我吧?她不見我,我就立地不走了,你不妨去問問你主家,從小到大,她何時耍賴贏過我?”

話音方落,一道人影刮風似的出了小樓。

來到宣明珠面前,劈頭便道:“殿下幾尺厚的臉皮?這種話也說得出口!”

“小芝姐姐。”

宣明珠紅著眼開口,輕喚她兒時的昵稱。

第4章 .~“荒唐,殿下置氣也要有個分寸。”……

楊珂芝注視著和記憶中幾乎沒變的那張臉,神情幾經變化,雙眼也閃出水光來。

“作大死的……”嘴裡仍是不饒人,“要麼好幾年不露面,一來就青天白日恁大陣仗,生怕別人不曉得長公主學壞怎麼著?”

聽她猶肯罵自己,宣明珠松了一口氣,同時心口窩頂上一種澀澀的疼。

她鼻子發酸地挽住火冒三丈的老板娘,“你我少年時,被我那些個沒正事的親王叔伯往教坊司裡領的還少麼,賞舞聽曲而已,有甚了不得。

“姐姐別罵了,昭樂心裡疼。”

她安靜地抿唇,朝昔日的密友嬌然一笑,楊珂芝心底最後的那點火氣便也熄了,咬齒道了聲冤家。

樂坊中的裝潢古韻盎然,又不乏從西市淘弄來的胡風物件。

譬如一樓圍屏間鋪著一方旋紋波斯毯,幾名赤足的舞伶正在上面練軟功。其中有個新來的胡姬,慄發高鼻,面覆紅紗,腰肢若秋藥拂風,別有一番風情。

宣明珠心情輕快起來,“坊中近來可添了行首啊,本宮不捧角兒聽曲,洛陽美人皆寂寞了。”

“聽聽,這風流未沫的德行就是你的狐狸尾巴,再藏多少年都藏不住。”楊珂芝笑話她一句,領著人上二樓。

宣明珠依稀輕車熟路,木梯行到一半,忽側身將一粒金锞子拋在那戴紗胡姬的懷裡。

“會彈阮嗎,不拘什麼曲兒聽個響。”

暢讀完結

  • 清寧

    清寧

    我娘是青樓老鴇的恩人,臨終前將我們兩姐妹託付給了她。 老鴇知恩,決定留下我,送姐姐去念書。寒冬臘月,姐姐手 凍得通紅卻還要挨戒尺。

  • 鄰家弟弟病嬌又黏人

    鄰家弟弟病嬌又黏人

    我報省外大學那天,鄰家病弱的弟弟割 腕了。我趕到醫院,又急又氣:「你以 為這樣我就會順你心意嗎?

  • 合歡宗畢設不好搞

    合歡宗畢設不好搞

    "我和閨密都是合歡宗女修。 為了寫畢設,她成了給劍修大把花錢的冤種富婆,我成了中了淫毒對佛子死纏爛打的舔狗。"

  • 菲傭貓貓拯救世界

    菲傭貓貓拯救世界

    "穿進恐怖世界的動物世界,人類變成了動物的寵物。 有人被扒皮折腿,有人被釘手釘腳。 而我被我的菲佣貓貓一把抱在了懷裡,穿上了小裙子小皮鞋,背出去滿大街地炫耀! 寶兒啊,媽媽平時是這樣教你的嗎?"

  • 隻對你偏愛

    隻對你偏愛

    大年初一,我媽說她幹兒子會來拜年。看著坐在客廳裡的男 朋友,我瞬間石化了。我媽說:「還不趕緊叫哥哥?」

  • 他的小祖宗

    他的小祖宗

    坐在竹馬的車後座,我摟著他的腰感慨,「腰細了,腹肌也結實了。」 車子晃了三晃,我倆一起摔了。 我捏著他的臉嘲諷,「還校霸呢,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純了?」